文章來源:典藏ARTouch 【聲波薩滿專題】
作者:馮馨
台北的空間有些在這十年間消失,2010年初期的重要據點「南海藝廊」,隨著經營權逐漸被學校收回而關起;2012年獨立音樂的重要據點之一地社結束營業;2018年曾集結各種實驗、電子音樂類型的Korner熄燈;近期最引起注意的則是獨立音樂重要據點「海邊的卡夫卡」宣布明年初結束營業。消失的同時,也有新生。2010年成立的立方計劃空間以展覽、講座、出版或是計畫持續深耕台灣聲響文化的研究,而即將舉辦的「聲波薩滿」,更可以從其演出名單的安排,窺見其對於聲響及聆聽的提問、想像與推測、拆解與重構,令人好奇在這樣名單與場地音場碰撞下,將會產生什麼新的火花。
看到「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的舉辦消息,不禁讓人意識到光陰飛逝,上一篇十年回顧文章應該停留在吳牧青書寫的〈2000-2010聲音藝術╱音樂的「分立」與「返照」〉(註1) ;再往前則是羅悅全的〈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註2),書寫了從1990年代到2000年的場景。或許是時候為十年留下點記憶,但身體只有一副,耳朵一雙,書寫的路徑終究難以迴避個人的聆聽經驗,聲音的諸多感受仍是屬於現場限定,場景的記憶應當由眾人構成。期待在「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前,本文或許作個拋磚,引出更多對於過去十年的補足。
從學院醞釀的聲音──失聲祭
2010年前後,位於南海路上,前身為台北師範學院校長宿舍的「南海藝廊」可說是聲音藝術演出的一個重要據點,當時常態性舉辦表演的兩個團隊「失聲祭Lacking Sound Festival」與「旃陀羅公社Kandala Records」(K社)都是以此地二樓作為固定舉辦的場地。累積了五年的觀眾群培養,失聲祭在2012年7月移往三倍以上容納人數的臺北數位藝術中心,K社也隨著演出內容的策劃,或是與尼可樂表演藝術合作,轉往不同場地舉辦。
目前持續最久的聲音類型表演「失聲祭」,從2007年由當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科藝所)的學生們創辦,歷經五輪主理人交接棒,現任主理人賴宗昀從2013年接手後經營至今。「失聲祭」過往持續每月一場,每場至少兩組聲音創作者演出的常態舉辦頻率至2016年初,在達滿第100場時與K社、Korner合作,於The Wall舉辦連三場活動後,轉向更為策劃性、平台性的發展,如整合策劃與國外不同單位的演出交流,進行台灣聲音創作者們的歐洲巡演,或是近年與「噪流」合作規劃針對音像藝術類型的演出,甚至是舉辦聲音創作與演出的工作坊系列。
如果說失聲祭是科藝所相關的聲音創作者,自主發起並試圖串連全台聲音類型創作者的小型演出(南海藝廊時期每場約20-50人次),自2008年到2013年由臺藝大藝術與科技中心舉辦的「超響TranSonic」則是由學校推動、藝術家王福瑞主導的中型演出,不僅邀請國外的聲音創作者演出觀摩,亦培養當時還在學院內的聲音創作者,從舉辦演出實務到登台演出,發展較具規模的作品。
另翼噪音──K社的開散
另外一組常態舉辦聲響/噪音/實驗音樂類型的人馬則是旃陀羅公社,由當時仍就讀於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班的張又升於2009年底創辦,除了活動舉辦,亦是音樂廠牌,獨立發行國內外的實驗音樂/電子聲響/噪音/現場即興。K社的活躍期從2010年夏日於南海藝廊舉辦的《噪音八萬伏特》,到2013年隨張又升專心投入論文書寫而減緩。但場景並未消失,熱愛這些類型的人們轉往2014年台灣師範大學泰順街上開幕的「先行一車」,小小的紅色鐵門後塞滿各式黑膠唱片與各種獨立冷門的音樂、小誌、錄音帶,同時還有王啟光老闆不時舉辦演出的地下室小空間;而2016年開始由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和卡到音即興樂團李世揚共同策劃的《混沌身響》,透過每場一組聲音創作者搭配一位表演者即興演出的形式,以「身」「響」為題,實驗聲音與身體現場交遇的各種可能,在其演出名單中亦可發現不少曾於K社演出的聲音創作者或長期深耕於劇場的音樂人。
此外,當初穿著高中制服出沒K社與失聲祭演出的少年徐嘉駿,則從2015年起開始以Berserk名義演出與創作,也是獨立音樂廠牌MKUltra Productions主理人,定期發行台灣以及世界各地噪音/實驗音樂等作品。其自2019年開始以口耳相傳同好會形式舉辦的「Outer Pulsation」,演出地點資訊當週才發布,現場不設限參與觀眾,採隨喜捐款,舉辦地點隨機發生在台北市內各處角落,如地下道、天橋等;以及集結其他聲音創作者洪梓倪、鄭道元、戴向諶等人成立的團體「匯流體驗」,亦發展出另一個從2020年開始,於Final週四夜晚舉辦的活動「Meta麥塔生命」,以結合聲響、實驗音樂與Dj set類型進行每次演出的策畫。
藝術節/音樂祭內的交集
2012年開始由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的「混種現場On Site」則是那段時期少數混合聲響、音樂、影像的大型演出,以長達近一個月橫跨至少三個場地的規模,邀請多組國內外的聲音創作者、獨立樂團(首屆超過60組),除了開閉幕主打獨立樂團與音像演出的類型,期間亦有多場聲響、音樂、影像混合類型的小型演出於藝術村內舉辦,如透過藝術策劃團隊主動媒合影像與聲音創作者共演的「混種工廠」單元。當年在華山大草原開幕,邀請由法國想像音樂探索協會ARFI旗下的兩位電子音樂家為默片《大都會》進行即時配樂的場景,又或是第二年閉幕邀請1024 architecture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歷史斷面前演出經典作品「BOOM-Box」,將mapping影像投影到長16公尺高8公尺的鷹架,並結合音樂演出,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混種」媒合的方式也催生後來由柯智豪、鄭各均,與後來加入的黃凱宇fish.the發展將電子音樂與台灣廟宇音樂元素混種、融合的電子音樂跨界長程計畫「三牲獻藝」。
2014年由小白兔唱片行所策劃的P Festival,也是這十年間試圖打破領域與音樂類型邊際的音樂節。P Festival從小白兔唱片過去代理的當代鋼琴演奏家在台銷售反應作為基礎,以「鋼琴Piano」作為策劃核心,並試圖打破音樂形式的界線,邀請多組國內外的鋼琴演奏家或音樂人演出,類型橫跨新古典、後搖滾、電子音樂、即興、預置鋼琴、合成器演出等。
創立於2009年底的Smoke Machine團隊,致力推廣Techno文化,早期2010年也曾在城中藝術區的臺北藝術中心舉辦過活動,自2012年開始的Organik Festival,每年於花蓮可同時享受山海景色的牛山呼庭舉辦(2022年首度移至宜蘭),橫跨多種音樂類型、表演藝術與在地文化,更是被選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節之一。而Smoke Machine團隊也曾常態策劃於Korner演出的節目,亦邀請過諸多從聲音藝術、實驗音樂跨度到Techno類型的創作者演出。今年三月首度舉辦的「新能祭」,則是另外一個近年值得關注的音樂祭,由電子音樂製作人Sonia Calico、策展人李彥儀與創意行銷企劃温上磊創辦,主打結合音樂、藝術與科技的跨界展演,除了現場裝置作品,亦有多組音樂人與音像、錄像藝術家的媒合共演。
在台各地聆聽據點的消長
不得不說,比起過往20年間,偶爾或是依附大型展覽開幕而舉辦的聲響與實驗音樂類型演出,2010年後的台灣總算多了許多台北之外的聆聽據點這包含:創立於2012年,由劉芳一為代表,主要根基於南台灣高雄的聲音聆聽推廣單位「耳蝸」;從澳洲回台的張惠笙與Nigel Brown於2016年台南創立的「聽說」。
台北的空間有些在這十年間消失,2010年初期的重要據點「南海藝廊」,隨著經營權逐漸被學校收回而關起;2012年獨立音樂的重要據點之一地社結束營業;2018年曾集結各種實驗、電子音樂類型的Korner熄燈;近期最引起注意的則是獨立音樂重要據點「海邊的卡夫卡」宣布明年初結束營業。
消失的同時,也有新生。2010年成立的立方計劃空間以展覽、講座、出版或是計畫持續深耕台灣聲響文化的研究;2015年底位於林森北路上開設的「濕地」成為不少聲音類型演出的舉辦地點。在Korner走入眾人回憶後,2019年陸續有了位於忠孝復興的Final、位於市民大道忠泰美術館旁地下室的B1(註3) ,及位於信義安和由Smoke Machine團隊主理的Pawnshop。此外,由政府推動成立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2018年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簽訂協議合作成立「臺灣聲響實驗室」,並於2019年開始策劃活動、開放進駐、支援實驗性創作與演出,亦是另外一個除了活動舉辦之外,亦帶動整體領域發展的近年重要單位,也是今次「聲波薩滿」四個場地之一。
十年間的盤點或許可為大家勾勒出一些輪廓,作為聆聽的參照基點。十年間接連發生不曾停斷的演出,也讓聆聽的狀態也隨著時間發展更加多元,而即將舉辦的「聲波薩滿」,更可以從其演出名單的安排,窺見其對於聲響及聆聽的提問、想像與推測、拆解與重構,令人好奇在這樣名單與場地音場碰撞下,將會產生什麼新的火花。
註釋
註1 吳牧青,〈2000-2010聲音藝術╱音樂的「分立」與「返照」〉,《典藏‧今藝術》222期,2011.03。
註2 羅悅全,〈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典藏‧今藝術》174期,2007.03。
註3 B1一開始僅有地下室的演出空間,後來隨著經營規模調整,增加了2F空間,並於2021年結束B1空間,主理團隊Bass Kitchen改於西門町開設Studio9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