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立方論壇音樂祭,及其內建的藝術與聲響實驗光譜

文章來源:典藏
作者:陳韋臻

本專題將以四篇文章,分向趨近「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策畫的內涵。究其感官運作模式,當對於聽人而言,聆聽/聽見作為一種無可阻攔、長驅直入的感官時,我們如何對於聽覺啟動的作用保有自我意識,如何能以後設的角度,理解聽覺當下對我們自身認同與情感形塑的作用,或許,是當代數位聆聽文化之下,作為聽者/消費者的全新挑戰。

There was something extra-political, extra-social, almost extra-human about it;
it smacked of tidal waves, of natural forces
These emotions are my instruments.

有些超於政治、超於社會,幾乎是外於人類之物;
其牽引出潮汐、自然能量的氣息。(…)
這些情感即是我的器樂。

— Richard Wright, The Color Curtain: A Report on the Bandung Conference (1956),天文台樂團新專輯作品《Imprisoned Mind》引言

 

造音,本是為了被聆聽(或即使只是被聽見),以及,在其間、其後,牽引出記憶、情感。

然而聲音從古早的即造即聽即逝,如薩依德口中談到,音樂無法被重新反覆回頭挑定段落、品味、閱讀,如文學小說般;至當代數位複製的技術重塑一種新的聆聽文化後,我們是否得以並行地透過體感與思索,認知與察覺聲音及牽引於後的權力,與其對我們內在的形塑?那些在和諧或不和諧音調之上的,不只是情感的媒介,更甚弔詭地遊蕩於他者異文化或區域文化之間的,私密或集體認同形塑之聲音傳播?

當Richard Wright在1956年全球上首度非白人集結的萬隆會議觀察出版中的文字(如引言),對上個世紀中的殖民文學及反種族隔離影響甚深,經過半世紀被挪用轉引在新加坡天文台樂團(The Observatory)的新專輯《Demon State》中,藉由團員過往的殘存物件用於預置,以印尼傳統甘美朗(Gamelan)聲調挪用與聲響變造創作,再以數位錄音、再現、傳遞、播放與(反覆再)聆聽,也許是在網路上,是在新加坡美術館「REFUSE」展覽中,又或者被邀請到異文化語境如台灣「聲波薩滿」現場演出時,Richard Wright與我們這些聆聽者的關係可以/究竟為何?如果我們想像一種聲響的大量複製與傳播技術,在聆聽者身上產生的效應,或遠或近,個體或集體,在往後的時日將留下什麼印記嗎?

這可能是今年立方計劃空間「聲波薩滿」這看似紛雜而難以區分疆界的聲音集結場,最初策劃時的核心提問。

本專題將以四篇文章,分向趨近「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策畫的內涵。包含由陳韋臻採訪撰寫的〈由聽覺啟動認同與私密經驗的引路和重建場〉,談論音樂祭背後所屬的三年計畫「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核心關切,以及立方此回的「造音」新嘗試;由高森信男的專文,針對當代藝術朝向(不只視覺)的五感揉雜及論壇展演的回顧與近年的開展;以及沈柏逸在當代聆聽文化分析中,論及藝術家如何以數據或串流平台上的元素作為現成物,進行反思性或開拓性的創作;最後則是與音樂祭、聲響藝術近身共創、策展及觀察的馮馨,針對台灣十年間聲響空間現場的回溯與觀察。

究其感官運作模式,當對於聽人而言,聆聽/聽見作為一種無可阻攔、長驅直入的感官時,我們如何對於聽覺啟動的作用保有自我意識,如何能以後設的角度,理解聽覺當下對我們自身認同與情感形塑的作用,或許,是當代數位聆聽文化之下,作為聽者/消費者的全新挑戰。